中新網揚州6月23日電(記者 崔佳明 薑濤)作為人類珍貴遺產的中國大運河,一直以承載歷史、充滿靈性,堪稱“人類最偉大的工程”之一。22日,中國大運河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年近八旬的水利專家徐炳順在接受採訪時感慨道,大運河是中華民族治水工程集大成者,彰顯了中國人征服自然的勇氣和魄力。
  徐炳順這位一輩子行走在大運河邊的老人,揚州境內的大運河兩岸,他不知一步一步地走過多少回,涵、閘、壩、潭、舊河道、沉船,閏於運河上的大大小小的歷史事件沒有他不知道的。
  徐炳順告訴記者,大運河主體成型工程主要集中在三個時期:一是春秋時期,其中最著名的是邗溝的開挖,它溝通了淮河與長江,是京杭大運河河道成型最早的一段;二是隋朝,形成了現今運河系統的基本骨架;三是元明清時期,奠定了京杭大運河的基本走向與規模。明清兩朝對京杭大運河進行了多次大規模的維護與修繕,對局部河道進行了改建。進入工業文明之前,大運河是中國最重要的國家級基礎設施。中國地勢西高東低,江河多呈東西流向,大運河卻是利用黃河、淮河、長江等河流的部分河段,再修鑿新渠連接而成,使中國南北貫通。“這對中國的統一,特別是長江沒有把中國分隔開,起的作用太大了。”
  中華民族憑著自己的聰明才智和幾千年來在治水實踐中積累的豐富經驗,在京杭運河上創造性地建設了宏大工程系統和完善的管理系統,破解了六大世界性難題,保證了近600年全河的暢通,是中華民族治水工程集大成者。
  對此徐炳順如數家珍,他說,一是創建了梯級船閘工程系統。中國是世界上最早發明船閘的國家,也是最早建造多級船閘的國家。船閘雛形是斗門,相當於單閘。斗門出現之前是靠堰埭助運。公元423年,揚州附近運河建造了兩座斗門,這是京杭運河工程上最早的閘門。公元984年,北宋創建了有名的真州閘,這是世界上最早的複式船閘,比西方建造的荷蘭船閘要早約400年。
  二是創建了南旺分水工程。這一工程始於元代,完成於明代永樂年間。經過周密規劃,以南旺為中心,構建了完善的分水樞紐工程,實現了“七分朝天子,三分下江南”的合理分流,確保了漕運船隊順利翻山越嶺,體現了很高的航運樞紐規划水平和工程技術水平。
  三是創建了黃、淮、運交匯的清口水利樞紐工程。
  四是發明創造了航運節水工程澳閘和調節水櫃。北宋時期在淮揚河段又創建了節水型船閘——澳閘,使部分水量可以重覆使用。這是航運工程技術的又一發明創造,距今已900多年,完全符合現代船閘的節水設計理論與實踐。
  五是創建了航運安全工程系統。京杭大運河的河槽段(徐州至淮陰)和湖槽段(淮安至揚州)在很長一段時期都是“借河行運”或“借湖行運”。因此,在汛期都容易受到洪水的威脅。為了保證運道的安全,在堤岸適當位置建設了一系列的防洪安全工程——滾水壩和減水閘。
  六是創建了一整套工程建設管理系統。在漫長的運河建設與運河管理實踐中,我們的祖先不斷總結出一整套京杭大運河的工程建設指揮體系、運河管理指揮體系、漕運運輸指揮體系,並制定了一套完善、嚴密的章程規劃、制度措施。
  作為水利專家的徐炳順稱,種種有關運河的水利工程無不彰顯了中國人征服自然的勇氣和魄力。令他最欣慰的是大運河古道能得到更好的保護利用,重煥青春。(完)  (原標題:水利專家眼中的大運河:中華民族治水工程集大成者)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al04allrn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