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近日,網曝湖北襄陽一居委會社區掛163塊牌匾,僅製作費一項就要花3萬多元,引髮網民熱議。(5月27日新華網)
  居委會是社區居民與政府之間的橋梁和紐帶,通過“上情下達、下情上傳”,在政府和社區居民之間起到協調作用,既要協助政府做好有關社區服務工作,又要把居民的要求、呼聲向政府反映,成為群眾的代言人。
  然而,一個小小的居委會居然掛上了163塊牌匾,其架勢和規模,堪比美國白宮,在中國也算得上是一個“奇觀”,令人驚嘆,令人噓疑。難道這個居委會的功能真的如此“完善”,承受著這163塊牌匾沉甸甸的重量,真正“方便”了群眾嗎?
  眾所周知,一塊牌匾就是一份責任,牌匾越多,責任就越多,責任越多,壓力就越大。作為基層服務單位,居委會最重要、最根本的職責就是為群眾辦實事、做好事,讓廣大群眾真真切切感受到黨的惠民政策,共享社會發展的文明成果。
  然而,在現實工作中許多上級部門和單位,不考慮基層實情,不從工作實際出發,把基層當成了一個筐,什麼都想往裡裝,樣樣工作任務都往基層下,不管是創建什麼文明城市,還是開展什麼綜合治理活動,或者搞個什麼“自選動作”,都喜歡組班子、建機構、掛牌子、搞宣傳,似乎不亮出“牌子”,就顯示不出其重視程度和工作能力一樣。於是,為了應付上級的各種檢查評比和考核,基層不得不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財力,把牌匾做得一個比一個漂亮、美觀,造成了牌子過多過濫的現狀,令人眼花繚亂,目不暇接。最終的結果是分散了基層工作人員的精力,浪費了財力,做足了錶面功夫,累了基層,“方便”了宣傳和檢查,不僅沒有達到預期的目的,反而損害了黨和政府的形象,得不償失。這種做法,必須糾正;這種錯誤,必須制止。
  其實,牌匾不是說不能掛,而是要結合基層實際,尊重基層意見,不搞強迫命令,不搞“一刀切”,不搞形象工程和麵子工程,本著“依法依規、精簡規範、整合功能、方便群眾、尊重基層、只減不增”的原則,避免造成新的浪費,使制度、牌匾更加規範、簡明、有序。
  眼下,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正在如火如荼地開展,希望有關部門能以此為契機,勇於直面“四風”陋習,善於攻剋頑症痼疾,敢於打破既得利益,拿出行動,做出樣子,用實實在在的舉措為基層減壓減負,使他們“輕裝上陣”更好地為人民服務,切實提升群眾的“幸福指數”。
  文/周永軍  (原標題:“163頂帽子”究竟“方便”了誰�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al04allrn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